Home                 Hot Topic      Column       Review                Our Blog            Quotations             About  Us     Events               Join Us                           Bilingual             Link

郭剑仁: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三个应然判断

  马克思恩格斯博大、深邃的思想体系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理论。他们的生态理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根本方法,以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资本主义与生态危机的关系等为主要内容。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理论既揭示了社会、个人和自然之间的一般关系,也分析了资本主义条件下社会与自然之间特定的、具体的关系及其表现,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下劳动异化、人的异化和自然异化的状态及其根本原因。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是解决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个人和自然之间的现实矛盾和严重冲突的根本出路,而生态文明建设则是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表征或实践目标。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构建和谐的社会—自然关系、劳动与新型生产生活方式、个体的感觉和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等经典性论述,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至少应该实现如下三个目标:一是实现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以及每一个人类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二是创造新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劳动成为享受;三是促进个体感觉和个体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接下来,笔者将对这三个应然性判断做出初步阐释和说明,并进而探讨其对建构我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所具有的意义。


  实现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以及每一个人类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


  依据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将致力于不再盲目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而是自觉地协调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社会和自然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之一。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本文以下引文出处同此)有具体阐述,在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进程中,“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由此,我们至少可以概括和推导出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应该具有如下三条原则:其一,自然资源的共享性。自然资源是人类世世代代的生存条件和再生产条件,因而应该是世代永久共有的和共享的。任何个人、民族和同时存在的整个社会都不能将自然资源例如土地当成私有财产。其二,社会的主导性。在协调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时,社会是能动的、自觉的和有目的的主体,因而发挥着主导作用;自然本身虽然是变化的、发展的、有规律的,但相形之下,自然只是被动的一方。其三,协调的相对性。协调是相对而言的,协调的标准和程度既要遵从自然规律,尤其是最小消耗原则,又要使得对自然的利用最大限度地合乎人的发展需要。


  社会与自然协调发展始终只是属于“必然王国”,“自由王国”才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最终目标。在促进人类能力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首要的,是人类社会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相应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目标也只能是实现每一个人类个体的自由全面发展,进而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全面发展。


  创造新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使劳动成为享受


  “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我们在某种意义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是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所详细阐发的观点。一般来说,劳动在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根本性作用。而从历史的角度看,作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发生在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活动,劳动的对象、形式和组织是不断变化的,具体劳动对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作用也是具体的、变化的。


  具体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它既是对当代社会和人类历史中的社会、个人和自然之间的现实矛盾和严重冲突的扬弃,也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异化状态的扬弃。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中,劳动将是劳动者感到快乐的事,劳动成为一种享受。正如恩格斯所言,“当社会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可以按照社会计划来利用这些生产资料的时候,社会就消灭了人直到现在受他们自己的生产资料奴役的状况。……生产劳动给每一个人提供全面发展和表现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的机会,这样,生产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产劳动就从一种负担变成一种快乐”。因而,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中,作为享受的劳动重新成为劳动者实现自身发展和成长的活动;而只有享受型劳动才能真正推动人类社会迈向更高的文明阶段,实现真正的、全面的进步。


  需要指出的是,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过程中,作为享受的劳动既解放了劳动者,又解放了劳动本身,也解放了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不再处于外在的、偶然的、疏远的、冲突的状态,现有的人与人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将被改造并形成一种全新的内在的、有机的、和谐的关系。作为享受的劳动是人新的存在方式和生活方式中最重要的社会生活,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促进个体感觉和个体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


  人的新的存在方式以人的感觉充分发展为基础和目标,通过人的各类感觉器官获取的感觉是人们认识世界和发展自身的第一步。人的感觉具有自然属性,更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五官感觉的形成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社会和历史在确定人的感觉的发展方式、方向和程度方面有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人的感觉能力的强度和深度决定了任何一个感觉对象对感觉主体即感觉者的意义。


  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中,人的感觉体现着人的本质及其多样性。“社会的人的感觉不同于非社会的人的感觉”,社会的人的感觉如有音乐感的耳朵和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能够带给人享受,能够确证人的本质。人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人以及自然界打交道时,要想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以全面的方式形成自己的本质,就应运用他/她的一切器官和器官的功能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等与任何对象产生现实的联系,而他/她的一切(感觉)器官和感觉都应是获得充分发展的。因为“人同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感觉、愿望、活动、爱,——总之,他的个体的一切器官,……同对象的关系,是人的现实性的实现。”


  同样,人的新的存在方式要求充分培育和满足真正的人的需要,从而实现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条件下,人的日益丰富的需要能够充实、创造和实现人的发展。与之相反,资本主义社会只允许、制造和满足非人的、精致的、非自然的和幻想出来的欲望,“……光、空气等等,甚至动物的最简单的爱清洁习性,都不再成为人的需要了。肮脏,……阴沟……成了工人的生活要素。……人不仅失去了人的需要,甚至失去了动物的需要”。


  当然,人的需要并不限于消费物质产品以满足生理的基本需要。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从事社交、艺术创作和欣赏、学术研究、体育运动以及审美活动等。人的需要只能产生于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共同作用,产生于人的劳动过程并在劳动过程及其结果中获得满足。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学术界一个十分迫切的任务就是建构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及其建设实践,并在本世纪中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人民为中心”“美好生活”等理念和表述,是从事这一话语构建的根本原则和思维“节点”,但显然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理论阐发工作。


  应该说,上述三个应然性判断有助于我们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基础性概念做一些更深入的思考。第一个判断启发我们思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实现路径以及应该遵循的原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属于必然王国领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为实现“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最高目标服务的;而在实现“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最高奋斗目标时,实现人民自由全面发展则是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第二、第三个判断则启发我们需要进一步丰富“美好生活”的意涵,确认美好生活的主要内容。让劳动成为人的享受,促进人感官感觉和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美好生活的重要目标与重要内容;享受劳动和发展感觉与需要是实现个体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与前提。总之,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并为我们建构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话语理论提供支撑。


  (来源:《中国生态文明》杂志;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副教授,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专项课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阐释与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研究”阶段性成果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长期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阶段性成果)


2019年1月26日 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