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Hot Topic      Column       Review                Our Blog            Quotations             About  Us     Events               Join Us                           Bilingual             Link

林颐:总有些书,你舍不得丢

  叶灵凤的《读书随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8年发行过一套,总共3本。我手里却只有其中一本,就是以比亚兹莱的版画《Venus》做封面、底色绯红的那一册。1992年5月北京第2次印刷,定价7.40元。有加印,时价不低,说明当年受欢迎。

  为什么我只有一本呢?因为它是处理品。书是正版,但有装订错误:215~246页重复了,183~214页缺失。那时我还是学生,家境不好,得从饭费里抠出买书钱。逛书店,只为饱饱眼福。

  当时书店的陈列不像现在是开放式,你要隔着柜台张望,看着书名和作者揣摩,有购买意向的,再让营业员拿过来。

  只有打折品,成堆地拢在一处,谁都可以去翻翻。在那堆花里胡哨、看上去就不咋样的处理品里,《读书随笔》显得有点特别,仿佛掉进鸡窝里的一只小凤凰。我并不知道“叶灵凤”是谁,也不知道让我一眼喜欢的封面画的作者是谁,要到很久以后,我才会知道“比亚兹莱”。

  被它吸引是一种本能,拿到手里翻了下。隔了几天,我又看到它,还在那里。口袋里的元角分很有限,大概犹豫了下,幸好最后还是带上它回家了。

  那30页缺了的我看不到,倒不影响其他部分的阅读,这是随笔的好处。32开本,438页,容纳了百余篇文章,篇幅大多一两千字,有些不过数百字。

  前记是“丝韦”写的。丝韦是香港文人,本名罗承动,又名罗孚,丝韦是他沿用时间最长的笔名。我那时候当然也不知道“丝韦”是谁。丝韦介绍了叶灵凤的生平,说他是画家、作家,也是藏书家。丝韦还说,叶灵凤读书很杂,古今中外,线装洋装,正经的和“不正经”的书,他都爱读。

  一篇篇读下来,我发觉,确如丝韦所说,叶灵凤是个杂食型的读书人,他的文章不见得有多少深度,胜在随性自在,包罗万象,散金碎玉,有趣得很。但凡读到什么好书,有点什么感悟,就纷纷落笔说与旁人听。一来二去,攒得就多了。据说叶灵凤1975年离开人世之时,仅遗留下的读书随笔之类的文字,包括已出书和未出书的,就不少于百万言。一辈子都在看书,真当得起“书痴”之名呀!

  以一个偏僻小镇女孩的视野去看,叶灵凤提到的作家都是谁,那些书籍具体都讲了啥,我几乎完全懵懂,只好慢慢咀嚼,反复地读。在这种懵懂里不由得生出了喜欢和渴望,我想要知道更多,后来的后来,现在的现在,我渐渐也读了许多的书。

  这些年里,不断搬迁,一路颠簸,书是很累赘的东西,在每个停靠又起身的地点,很多书只好被转赠、被放弃。总有些书,舍不得丢,比如这本《读书随笔》。这样的书,一本串连一本,积攒成了我走过的路。

  大致算来,叶灵凤的《读书随笔》,已经跟随我20年,除了自然氧化引起的泛黄,一切都好,每次看到它,我都觉得很安慰。


                                                                          


(来源:人民日报)

2018年3月4日 23:50